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賣珠寶,不行,買房產,虧了。知名珠寶公司明牌珠寶(002574.SZ)再玩跨界,一出手就是百億。
2月3日晚間,明牌珠寶發布公告稱,當日,公司與他方簽訂投資框架協議,擬出資百億建設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進軍光伏行業。
從賣珠寶到光伏,明牌珠寶的跨度有點大。市場好奇的是,公司是否具備跨界進軍光伏行業的人才、技術、資金等。
這不是明牌珠寶的首次跨界。此前,公司曾參股銀行,進軍房產。遺憾的是,產業多元化,于明牌珠寶而言并非福音。近四年,公司主營業務連續虧損,扣非凈利潤累計虧損超5.35億元。其中,2022年,公司預計主業虧損0.99億元—1.45億元。
明牌珠寶由珠寶大亨虞阿五創建,歷經三代傳承,到虞豪華手上,公司經營呈日薄西山之勢。
百億跨界光伏,帶給明牌珠寶的,是福還是禍?
百億追“光”錢從哪里來
36歲的虞豪華膽子夠大,豪擲百億進軍光伏。
根據公告,2月3日,明牌珠寶與浙江紹興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明牌珠寶擬在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0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二期建設6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及4GW產能的HJT技術電池片。項目計劃總投資約 10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380畝(一期210畝),其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
或因只是框架協議,上述百億項目,公司并未具體披露投資進度、資金來源等。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明牌珠寶拋出的高達百億投資,引發市場高度質疑。有網友甚至稱“百億,這是在開玩笑吧!”“珠寶商也玩光伏,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玩?”
“雙碳”背景下,光伏產業屬于朝陽產業。然而,光伏產業,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時下,資本蜂擁而至,大舉擴產,未來,光伏產業鏈的產能結構性過剩不可避免,屆時,將是技術、成本為王。
明牌珠寶進軍光伏,具備必要的基礎條件嗎?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一家賣珠寶的公司,并不具備從事光伏電池的人才、技術、設備。
而且,明牌珠寶也無從事光伏電池產業的經驗積累,那么,公司大股東有嗎?
明牌珠寶的控股股東為浙江日月首飾集團。百度百科顯示,經過20余年發展,公司已經成長為集首飾、房產、礦業、電子、投資為一體的總資產逾60億元的大型集團公司。
這一介紹中,日月首飾集團旗下產業并不涉及光伏。此外,集團總資產為60億元,與動輒千億、數百億的規模企業而言,尚屬于成長中的企業。
一出手就是百億投資,明牌珠寶有足夠的資金嗎?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明牌珠寶的資金很有限。截至2022年9月底,明牌珠寶的總資產為44.89億元,不到投資總額的一半。期末,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11.07億元,短期債務約為2.40億元。
市場好奇,公司宣稱的百億投資資金,從哪里來?百億投資,最終是否會淪為“紙上談兵”?
今年2月3日,明牌珠寶收盤時,其市值為31.89億元。
即便如此,明牌珠寶仍然堅持,公司稱,本次投資,是在充分分析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現狀、產業政策、未來市場空間及現有技術等因素的基礎上,擬發展TOPCon電池和 HJT電池項目,尋求新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該項目對公司的業務戰略發展具有積極影響,符合公司的發展需要和長遠規劃。
曾跨界房產踩了大“雷”
跨界,曾讓明牌珠寶吃夠苦頭。奇怪的是,公司似乎對此不長記性,毅然決然堅持再跨界。
明牌珠寶主要從事中高檔貴金屬和寶石首飾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前身由珠寶大亨虞阿五在1987年創建,最開始幫老鳳祥做貼牌加工。1994年,虞阿五之子虞兔良將鉑金引進中國,打造了國內第一款鉑金飾品,曾引領國內鉑金市場起飛。
賺得了第一桶金的虞阿五父子,建立了日月集團,明牌珠寶是日月集團旗下重要產業板塊。2011年4月,明牌珠寶通過闖關IPO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也是在當年,虞阿五父子躋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第99名。
從1987年到2023年,從虞阿五到虞兔良,再到如今的虞豪華,明牌珠寶歷經了36年風云,虞氏家族傳承至第三代。目前,83歲的虞阿五及其子虞兔良仍然是明牌珠寶的實際控制人。
異常的是,超80歲高齡的虞阿五仍然擔任明牌珠寶的董事長,其子虞兔良未在公司任職,孫子虞豪華擔任公司總經理。
2016年,時年29歲的虞豪華就出任了明牌珠寶總經理,而其在22歲時就擔任公司董事。
2015年,房地產市場回暖,明牌珠寶也想抓住機遇分一杯羹。2015年、2016年,明牌珠寶合計耗資31億元收購了房地產電商平臺蘇州市好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好屋”)100%股權,借此進軍房地產,主營房地產經紀業務,打造地產與珠寶雙主業。這是明牌珠寶首次跨界。
超30億元高溢價收購資產,并設定了業績承諾,2016年至2018年,其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50億元、3.20億元,共計7.5億元。結果,蘇州好屋三年合計實現數為4.64億元,比承諾數少了2.86億元。
業績不達標只是開始,緊隨其后的是連續虧損。2019年到2021年,蘇州好屋累計虧損超3.3億元。正是這一因素,2019年、2020年,明牌珠寶對蘇州好屋分別計提了1.78億元、3.04億元的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不僅如此,明牌珠寶還對蘇州好屋失去了控制,以致監管問詢函追問蘇州好屋是否已實質喪失持續經營能力。
有意思的是,去年4月20日,明牌珠寶公告稱,出資3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房地產銷售經紀類業務。這是公司二次加碼賣房。
除了跨界房地產,明牌珠寶還曾出資3.09億元入股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豐銀行”),這筆投資也未討到好。
根據2022年度業績預告,明牌珠寶預計全年凈利潤為虧損9500萬元—1.4億元,同比下降169.36%—202.21%。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瑞豐銀行股價大幅下跌,明牌珠寶持有的瑞豐銀行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公司對其進行減值測試,預計瑞豐銀行股權投資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金額約為-1.32億元。
跨界的失敗,拖累了明牌珠寶的經營業績。2019年至2021年,明牌珠寶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分別為虧損0.99億元、3.10億元、0.27億元。公司預計,2022年度的扣非凈利潤為虧損9900萬元至1.45億元。
跨界房地產、金融的后果是扣非凈利潤四連虧,如今高達百億的高杠桿再跨界,虞氏家族的底氣在哪兒?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