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業績連續三年雙降之下,同濟科技(600846.SH)的內斗升級。
6月20日晚間,同濟科技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量鼎實業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量鼎合伙”)提交了自行召集股東大會的通知函,還提議罷免董事長余翔、總經理駱君君等6名高管職務。
在此前發布的關于股東公開征集投票權的公告中,量鼎合伙言辭犀利,公開指責本屆董事會消極不作為,“坐吃歷任經營管理層留下來的老本”。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同濟科技業績已連續三年下滑,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較2019年下降約38%,凈利潤下降約42%。
對此,同濟科技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堅持“穩”的工作總基調,遵循“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
但量鼎合伙認為,公司近三年已無新增投資項目,在原先的核心主業逐年萎縮乃至在可見的將來“歸零”的情況下,公司董事會遲遲沒有提出有效可實施的戰略發展方向,使同濟科技無法真正回歸“科技”屬性,并打算以“撒胡椒面式”的投資代替長遠的戰略規劃,使公司不能實現戰略躍升跨越式發展。
董事長與總經理被提議罷免
對同濟科技不熟悉的人,會以為這家上市公司從事醫療或者科技行業。實際上,同濟科技主要業務領域包括工程咨詢服務、建筑工程管理、環境工程科技服務與投資建設、房地產開發等。
如今,在業績下滑之下,同濟科技的內斗不斷升級。
6月20日晚間,同濟科技發布關于收到股東自行召集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函的公告顯示,董事會于當日收到持股13.6%的股東量鼎合伙提交的《關于上海量鼎實業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自行召集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函》等及相關證明文件的書面函件。
公告顯示,量鼎合伙擬于7月7日自行召開同濟科技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16項提案,包括關于罷免余翔、駱君君等4位董事,應禮敏、陸美紅2名監事,共計6名高管職務的議案,同時選舉鄭偉強等8人為公司董事、監事的議案,以及修訂《公司章程》及其附件部分條款的議案和終止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
2022年年報顯示,余翔為同濟科技董事長,駱君君為公司總經理。
余翔主要工作經歷顯示,其為公共管理碩士,曾任楊浦區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區集資委主任,一級調研員。本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
駱君君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2007年7月至今在同濟科技工作,近五年擔任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F任公司總經理,第十屆董事會董事,兼任上海同濟市政公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量鼎合伙持有同濟科技8498.5萬股,持股比例達13.60%,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同楊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同楊實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1.46億股,持股比例達23.38%,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對于修訂《公司章程》和終止對外投資,量鼎合伙認為,在公司治理上,大股東秉承“一家獨大”思維。
量鼎合伙舉例,其在2020年股東大會、2021年股東大會以臨時議案的方式提出增補2名董事的請求,均在股東大會上被大股東否決,并且在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提案人的股東代表被公司“禁言”。
“這次是我們第三年提議董事,此前連續兩年提議增補董事都失敗,我們只是行使權利參與到治理中去,董事會應該多聽中小股東的聲音而不是一言堂,今年我們提出很多議案看起來更激烈一點,并不是說想要‘扳倒’現任董事會!绷慷匣锉硎。
投資被指“撒胡椒面”
事實上,量鼎合伙與同濟科技董事會早已“箭拔弩張”。
早在2021年的股東大會上,同濟科技大股東與二股東就互否提案,兩者對上市公司發展戰略的定位有所不同,治理觀念出現沖突。
6月7日,同濟科技發布的關于股東公開征集投票權的公告中,量鼎合伙毫不客氣地表示,本屆董事會消極不作為,致使公司業績嚴重下滑。公司2022年度凈利潤構成中,扣除房地產板塊過往年度結轉的利潤,以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主要包括來自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分紅等),本屆董事會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寥寥,可謂“坐吃歷任經營管理層留下來的老本”,嚴重損害了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別是廣大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數據顯示,同濟科技業績已連續三年下滑,2020至2022年,公司營收為63.03億元、61.32億元和39.43億元,同比分別增-0.76%、-2.70%、-35.71%;凈利為5.96億元、5.77億元、3.52億元,同比分別增-1.84%、-3.16%、-38.97%。
對比2019年業績,同濟科技三年間營業收入下降約38%,凈利潤下降約42%。
2022年年報中,同濟科技的自我表述是,這一年是公司在新時期新發展的起始之年。公司堅持“穩”的工作總基調,遵循“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聚焦城市建設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服務,一手搶抓市場機遇,一手深挖內部潛力,優結構、立長遠,努力為新時期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然而,量鼎合伙表示,本屆董事會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應負主要責任。
對于上市公司的發展方向,量鼎合伙認為,本屆董事會沒有組織公司管理層形成有效可實施的戰略規劃。公司現有的咨詢類業務仍主要以傳統咨詢類業務為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不確定性。公司原先的主業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并拉動設計、監理、咨詢等相關板塊的業務,從而帶動資本良性循環,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凈資產回報率。
不僅如此,量鼎合伙表示,公司近三年已無新增投資項目,在原先的核心主業逐年萎縮乃至在可見的將來“歸零”的情況下,公司董事會遲遲沒有提出有效可實施的戰略發展方向,使同濟科技無法真正回歸“科技”屬性,并打算以“撒胡椒面式”的投資代替長遠的戰略規劃,使公司不能實現戰略躍升跨越式發展,損害了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