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 > 羅飛兄弟收斂“野心”下調百億營收目標   健合集團百億擴張致79億商譽懸頂凈利下滑

羅飛兄弟收斂“野心”下調百億營收目標   健合集團百億擴張致79億商譽懸頂凈利下滑

2023-08-28 07:33:38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羅飛兄弟不得不收斂“野心”,向現實低頭。

始于1999年,羅飛、羅云兄弟聯手創業做奶粉、營養品及護理生意,依托明星營銷等,讓合生元伺機崛起。如今,在港股上市的健合(H&H)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合集團”,01112.HK)已經成為知名的國際性公司,覆蓋嬰幼兒、成人以及寵物的三大領域。

除了明星代言,羅飛推動健合集團崛起的密碼,是全球瘋狂并購收購,累計耗資超過百億。

2019年,羅飛曾宣告,2022年營業收入目標200億元,但如今,其將目標下降至100億元!耙靶摹笔諗康谋澈,是健合集團發展遠低于預期。

奶粉行業整體承壓,羅飛押注營養品領域。但是,健合集團資產負債率居高,79億元商譽懸頂,行業競爭加劇,諸多挑戰面前,羅飛的突圍之路,注定崎嶇坎坷。

靠兩次投機取巧崛起

神秘低調的羅氏兄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但其發家之道甚少為人稱道。

公開信息顯示,1994年,出生于海南的羅飛,與其兄羅云奔赴廣州打拼。精明的羅飛選擇在廣州創業,成立廣州市百好博有限公司,給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的化妝品公司供應香精、香料。擁有華南理工大學工業發酵碩士學位和微生物工程學士學位的羅飛、羅云兄弟,堪稱是如魚得水,化妝品行業當時的暴利,讓他們順利挖到了第一桶金。

在與國內外日化、食品原料企業接觸過程中,羅氏兄弟嗅到了商機。1999年,羅飛、羅云兄弟成立廣州合生元,主打益生菌,并于2000年注冊合生元商標。

初期的合生元發展并不順利,只推出了“蘋果粉固體飲料”“山梨粉固體飲料”等營養粉,進入剛萌芽的母嬰店渠道與相對低門檻的單體藥店,與羅氏兄弟的期望相距甚遠。

2002年,對于羅氏兄弟而言,是一個重大轉折點,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年,合生元與法國拉曼公司戰略合作,正式開啟合生元的“益生菌王國”。就在當年底,國內SARS疫情暴發,被稱為能改善提升免疫力的合生元益生菌被市民視為抗擊疫情“良藥”。

這中間,是否有人故意為之,至今不得而知。合生元益生菌因為被視作“良藥”而迅速打開了市場。頗具商業天賦的羅飛趁機造勢,不惜重金聘請明星代言,一句“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擔心”廣告語擊中了媽媽們的心坎,“合生元益生菌”也因此熱銷。2007年,在幾乎無競爭對手的領域,合生元益生菌銷售收入高達2億元左右,并支撐了健合集團營業收入長達20年。

嘗到嬰童食品的甜頭后,羅飛謀劃進入嬰幼兒奶粉領域。但是,惠氏、雀巢、雅培、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品牌,疊加完達山、伊利、南山等內資品牌,行業競爭激烈,羅飛想要從中分走一塊蛋糕,談何容易。

2008年,轟動的三聚氰胺事件,讓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點。此時的羅飛,商業嗅覺爆棚,他另辟蹊徑,在法國注冊合生元公司,在國內以“法國合生元”的名義推出嬰幼兒奶粉,法國合生元奶粉對外強調采用歐洲奶源原罐進口,以超過300元/罐的高價在一批洋奶粉中殺出一條血路。這一頓操作的背后,所謂的法國合生元公司,注冊資金只有1萬歐元。

當時的合生元稱,公司從法國引進原裝進口配方奶粉系列,過程中伴隨著全球創新研發、品控體系的不斷完善。

2010年,合生元登陸港股市場。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6億元、凈利潤2.66億元。而在2007年,其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只有1.88億元、0.17億元。到2013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達到45.61億元、8.21億元。短短幾年,實現了驚人增長。

2013年,因價格壟斷,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惠氏、雅培等六家奶粉企業進行處罰。其中,合生元違法行為嚴重、不能積極主動整改,被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共計1.629億元。銷售額6%的罰款,在這六家被罰企業中,處罰是最重的。

與此同時,當時的合生元被人發現,所謂的“法國合生元”是“假洋品牌”。

百億并購后增收不增利

相傳為了摘掉假洋奶粉標簽,羅飛推動合生元大規模并購擴張。

根據公開信息,2013年,合生元入股法國著名乳制品生產商Isigny Sainte Mère(ISM)。2015年、2016年,合生元耗資102億元,收購澳大利亞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同期,公司還收購了美國有機嬰幼兒食品品牌Health Times以及法國母嬰護理用品品牌Dodie。

2017年,在法國合生元奶粉推出的第10年,合生元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終于在法國市場上市銷售。

全球收購之時,為了體現真正的國際化,合生元進行更名。2017年5月22日,羅飛在合生元經銷商大會上宣布,合生元集團正式更名為“健合集團”。

2018年,健合集團收購法國有機嬰幼兒食品品牌Good Got。近年來,健合集團切入寵物營養賽道,先后收購了寵物營養品牌Solid Gold及美國線上寵物營養品品牌Zesty Paws。其中,2021年8月,公司宣布收購Zesty Paws 100%股權,交易作價6.1億美元。

瘋狂收購推動健合集團的資產規模急劇擴大。2022年底,其總資產為209.63億元,較2012年底的35.33億元增加174.30億元。

超百億收購之后,健合集團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1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3.82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達101.32億元,首次突破百億。

就在2018年,羅飛暴露“野心”,定下目標——2020年營業收入達到140億元。

2019年,羅飛將總裁職務讓給安玉婷,但仍擔任董事會主席。安玉婷于2010年加盟健合集團,先后擔任過國際合作總監、Swisse中國區執行總裁、集團戰略與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以及公司多間附屬公司董事、集團首席戰略官等多個職位。

當年,安玉婷提出了新的營收目標,2023年達到200億元。羅飛為其開出了超過3000萬元的天價薪酬。但在去年,安玉婷黯然離職。

天價洋總裁離職的背后,是健合集團經營未達預期。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9.25億元、111.95億元、115.48億元、127.76億元。

雖然營業收入與目標相距甚遠,但整體上是在持續增長,與之對應的凈利潤,則是大幅波動。2014年至2018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07億元、2.51億元、9.54億元、9.33億元、8.43億元。2019年至2022年,凈利潤為10.05億元、11.37億元、5.08億元、6.12億元。2022年的凈利潤,比10年前的2012年還要低。2012年其凈利潤為7.43億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6.08億元,同比增長27.97%,但仍然明顯低于2019年及2020年同期。

押寶營養品突圍恐難如愿

面對殘酷的現實,羅飛“野心”收縮,并尋求突圍。

今年7月,健合集團中國區CEO李鳳婷宣布新的營業收入目標,2023年為100億元,2025年沖擊120億元。這一目標,較此前的200億元已然腰斬。

從目前的營收數據看,這一目標甚至有些低。羅飛為何大幅下調營收目標呢?

今年上半年,健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9.81億元,同比增長17.2%。據此判斷,下半年營收較上半年將大幅縮水。

健合集團的經營確實存在挑戰。今年上半年,一直貢獻營收半壁江山的嬰幼兒營養與護理(BNC)下滑,嬰幼兒配方奶粉收入下降10.2%。合生元嬰幼兒益生菌及營養補充品收入同比增長48.7%,拉動了公司收入增長。

基于此,羅飛將突圍的希望寄托在營養品領域,表示將深耕中國,布局全球;聚焦營養,健康未來。

羅飛作出調整的背后,是伴隨著國內生育率下降,奶粉行業整體承壓,營養品領域市場空間更大,增長較快。

但是,羅飛能否從營養品領域分到預期的蛋糕,還很難說。在這一領域,羅飛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奶粉行業都在尋新的出路,多家乳企發力營養品市場。公開信息顯示,達能布局生命全周期營養業務,澳優布局了覆蓋生命全周期的營養品矩陣,包括上百種乳類產品和200多種營養品,伊利等巨頭也都有布局。

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營養品新品牌大舉涌入市場,線上有1169個,線下有2.5萬個,這其中,包括飲料及食品。這也說明,行業處于混戰狀態。

健合集團自身也有短板。首先,推動健合集團上半年的營養品收入強勁增長的Swisse斯維詩品牌,并不屬于保健品,因而被歸屬于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之列。這,將會影響其發力保健營養市場。其次,歷經此前的大規模收購后,健合集團財務壓力明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21.38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14.48億元、長期借款66.23億元,長短期借款合計為80.71億元。

財務費用方面,2020年至2022年分別為2.87億元、2.85億元、5.26億元,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為3.58億元,同比增加1.06億元。

高溢價收購形成的巨額商譽,也是懸在羅飛及健合集團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有吞噬利潤之虞。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賬面商譽78.81億元,占總資產的36.87%。

目前,年近六旬的羅飛擔任健合集團董事會主席,其兄羅云擔任非執行董事。在新的挑戰面前,兄弟二人能否深度攜手,找準出口,突出重圍,值得繼續關注。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略合作伙伴
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放-日韩精品国语日韩-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