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中國醫藥產業也不應該是以資本利益為中心的產業。這個行業想賺暴利不合適,它的公益性、重要性、特殊性,決定了‘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始終是行業最前置的價值觀!苯,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在公開場合表示。
話音剛落,9月1日,上海醫藥(601607.SH)發布公告顯示,近日,公司董事會接到副總裁潘德青的書面辭呈。9月2日,已成為“原副總裁”的潘德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與潘德青一起被查的還包括公司其他三位“原管理人員”。
一位資產管理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因為成為了‘原副總裁’等,此后調查處理情況,上海醫藥便可以不再通過公告發布,減少外界的關注度!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3年上半年,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高達77.33億元,同比增長13.81%,位列行業第一,一天要花4226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醫藥反腐風暴席卷全國的勢頭之下,銷售費用又是藏污納垢之地,上海醫藥的畸高銷售費勢必會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和調查。
潘德青頭天辭職第二天被查
8月30日,上海醫藥業績說明會上,上海醫藥執行董事、總裁沈波表示,公司作為醫藥龍頭企業,一直將合規運營放在首要位置,同時近幾年不斷深化營銷模式升級,本次“醫療反腐”對公司影響有限。
然而,打臉來得太快。9月1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顯示,近日,公司董事會接到潘德青的書面辭呈。因個人原因,潘德青辭去本公司副總裁及在本公司附屬子公司擔任的全部職務,辭呈自送達本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該事項對本公司日常經營無重大影響。
資料顯示,潘德青于2022年3月29日起擔任公司副總裁,曾任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處方藥事業部總裁助理,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上海延安萬象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市醫藥工會副主席,上海信誼藥業有限公司黨辦主任,二車間、固體制劑車間主任等職。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高管離職,公司都會在公告中對其過往工作進行評價,而且多是褒獎。
然而,潘德青的辭職公告中,上海醫藥對他沒有任何評價,而且所謂“近日”收到書面辭呈,也不知道是具體是哪天。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不其然,第二天,也就是9月2日,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顯示,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上海上柯醫藥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潘德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子公司財務造假7736萬
與潘德青一同被查的還包括上海上柯醫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平、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陳彬華、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黃臻輝,三人均涉嫌嚴重違紀或涉嫌嚴重違法。
9月4日,上海醫藥公告稱,公司目前尚不知悉前述人員被調查的具體原因。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人員均已不在公司任職。
一位資產管理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潘德青或許早已料到自己會“東窗事發”,便早早留下辭職信,因此上海醫藥可以如此默契地發布其辭職信,“因為成為了‘原副總裁’等,此后調查處理情況,上海醫藥便可以不再通過公告發布,減少外界的關注度!
需要提及的是,2021年4月,財政部發布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依據會計法,對財政部有關監管局檢查的19家醫藥企業作出行政處罰。
其中,上海醫藥是此次受打擊面最廣的藥企,旗下上海信誼聯合醫藥藥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上海信誼天一藥業有限公司、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均被罰5萬元。
統計顯示,上海醫藥旗下四家企業財務造假金額合計約7736萬元。
外界猜測,此次潘德青等4人被查,與上述四家企業財務造假有關聯。
從造假內容來看,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管理存在巨大漏洞。
例如,上海信誼所屬信誼醫藥事業部2018年虛增差旅費2003.36萬元,以加油發票列支,但無法提供充值卡號明細、費用審批單等資料。抽查發現,部分發票為假發票。公司所屬信誼聯合事業部2018年在業務推廣費中列支調研咨詢費用的后附部分資料不實。經抽查,存在調研報告抄襲、咨詢合同簽訂日期早于咨詢公司成立日期、調研內容與合同約定不一致等問題,涉及金額631.62萬元。
銷售人員為研發人員12倍
資料顯示,上海醫藥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是控股股東上實集團旗下大健康產業板塊核心企業,也是中國國內第二大全國性醫藥流通企業和最大的進口藥品服務平臺,主營業務包括醫藥工業與醫藥商業。
2023年上半年,上海醫藥營業收入為1325.92億元,同比增長18.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10億元,同比下降29.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99億元,同比下降17.96%。
半年報中,上海醫藥在表示,2023年上半年,由于上年同期子公司青春寶搬遷收益以及參股公司上藥康希諾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一次性特殊損益的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下滑;剔除上述一次性特殊損益影響后的歸母凈利潤30.76億元,同比增長9.34%。
近期,一場醫藥反腐風暴席卷全國,把不少藥企、醫療機構的藏污納垢的一面,展現在公眾面前。
2023年上半年,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高達77.33億元,同比增長13.81%,位列行業第一,一天要花4226萬元。
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海醫藥上半年銷售費用中,市場推廣及廣告成本占銷售費用支出38.21億元,占銷售費用49.41%;職工薪酬及相關福利支出21.68億元,占比28.04%。
對比來看,2022年,上海醫藥在市場推廣和廣告成本上支出了69.22億元,占當期銷售費用的比例約為48.84%。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海醫藥上半年研發費用雖然上漲26.76%,但也僅有10.26億元,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7.5倍。
而且,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海醫藥從業人員4.78萬人,其中,研發人員1540人。
2022年年報顯示,上海醫藥銷售人員達1.86萬人,是研發人員的12倍。
8月10日,針對近期持續深化的醫藥領域反腐,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說:“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中國醫藥產業也不應該是以資本利益為中心的產業。這個行業想賺暴利不合適,它的公益性、重要性、特殊性,決定了‘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始終是行業最前置的價值觀!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