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防水茅”東方雨虹(002271.SZ)斥資40億在北京成功拿地。
東方雨虹曾七次拿地失敗。針對拿地行為,公司曾聲稱“不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作為“防水一哥”,東方雨虹的主營業務與地產關聯度較高。心心念念拿地,聲稱不涉及地產開發,東方雨虹要干啥?是為他人做嫁衣,亦或是另有所圖?真相,仍是一個謎。
截至今年6月末,東方雨虹的應收賬款136.76億元,接近2020年同期的兩倍。
東方雨虹近期備受關注,還與疑似董秘張蓓喊冤有關。
“公司一直很努力,業績逆勢增長,股價還呆在坑里,為什么?”張蓓喊冤的背后,東方雨虹股價萎靡。
如今,市值蒸發千億,東方雨虹真的很冤嗎?
40億如愿拿地要干什么
一而再、再而三參與競拍,東方雨虹終于拿地成功。
10月19日晚間,東方雨虹發布《關于子公司取得土地成交確認書》的公告。全資子公司北京虹曦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虹曦置業”)于近日競得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南苑棚戶區改造一期項目 A 地塊東區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取得了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簽發的成交確認書,土地價款約為40.14億元。
東方雨虹是有拿地執念的。早在2020年8月,中國奧園以8.47億元的價格競得一宗位于廣州增城區中新鎮的宅地,東方雨虹以持股20%方式參與。
今年8月,東方雨虹深圳寶安區一地塊競拍,未能如愿。實際上,轉戰深圳市場前的6月、7月,東方雨虹在北京市場已經參與了6次搖號土拍,均告失敗。
如今,東方雨虹終于如愿以償。這次土拍,華潤置地、中鐵建、京能、首開、中海、城建、天恒等多家與房產相關的企業參與,歷經28輪競價,東方雨虹以溢價15%拿下。
東方雨虹成立至今已近30年,因參與北京水立方、鳥巢、奧運村等重點工程項目而聲名鵲起。不過,在房地產開發領域,東方雨虹只是“勉強”有點經驗。
備受關注的是,此前因為多次參與土拍,投資者對這家“防水龍頭”是否要進入房地產業務提出質疑。今年6月,東方雨虹方面明確回復稱,公司不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致力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防水工程施工業務領域。
既然不參與房地產開發業務,東方雨虹為何又要拿地?
在公告中,東方雨虹有一句話,公司擬通過該土地資源合作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深度的業務合作關系。本次競拍土地使用權事項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不影響公司現有業務的正常開展,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通過競得的土地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深度合作關系,這名客戶是誰?通過什么方式合作?此前,公司與其有什么樣的合作?這些重要信息,東方雨虹秘而不宣。
有人士分析稱,如果東方雨虹并不涉及地產開發業務,那么,其拿地就是為他人做嫁衣。公司拿地后,交給他方開發。也有人稱,東方雨虹是頭部央企中海地產的“馬甲”,后續可能與其合作開發。
近年來,東方雨虹應收賬款高企。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136.76億元。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同期分別為73.87億元、98.22億元、129.54億元,今年6月末較2020年同期增加了62.89億元。
10月20日下午,長江商報記者致電東方雨虹,電話無人接聽。
市值蒸發千億
在成功拿地之前,東方雨虹因為董秘喊冤而備受關注。
10月17日晚,投資圈因為東方雨虹董秘張蓓的一張朋友圈截圖“炸鍋”了。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張蓓在朋友圈發布了對于公司股價的看法,話里話外均是對公司股價不及預期的委屈。
“股票這樣一個跌法,已經完全超出我的預期,一遍遍刷新了我的認知底線”“市占率、渠道和客戶結構持續優化,高毛利的零售板塊突飛猛進,砂粉為主的非防水業務快速發展,收入雙增”“基本面早已觸底回升,股價居然還在坑里呆著”“看不懂,看不懂,實在看不懂!”在一連串地宣講利好的同時,張蓓又拋出“12連問”,用7個“為什么”來表達對二級市場股價萎靡的困惑。
洋洋灑灑的文字、連串的為什么,實際上,張蓓表達的仍然是東方雨虹的向好,包括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非防水業務已經成為第二大增長曲線等。
張蓓出生于1980年,是東方雨虹的一員“老將”。早于2016年、2017年,張蓓就已擔任東方雨虹董秘,并兼任公司副總裁。在此之前,曾任職合眾思壯證券事務部經理、亞信安全證券部經理、博生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東方雨虹證券部經理。
2017年、2018年之間,張蓓離開東方雨虹,出任引力傳媒董秘。
那么,東方雨虹是否真的如張蓓所言“如此之好”,需要打一個問號。
從K線圖看,東方雨虹的股價跌幅確實不小。2021年6月1日,公司股價一度達到64.14元/股,市值達1618.89億元。此后,股價持續震蕩下跌。其中,去年7月5日至10月24日,股價幾乎是“無抵抗”下跌,最低為22.61元/股。去年10月25日至今年1月17日,股價回升至39.50元/股。但隨即又是震蕩下跌,10月20日,下探至23.68元/股。
目前,公司市值為602.67億元,較2021年的巔峰縮水了1016.22億元。
經營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7.30億元、319.34億元、31214億元,同比變動19.70%、46.96%、-2.26%。同期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33.89億元、42.05億元、21.20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64.03%、24.04%、-49.57%。2022年,凈利潤幾乎腰斬。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68.52億元,同比增長10.10%,凈利潤為13.34億元,同比增長38.07%。
單純從經營業績方面看,今年上半年,東方雨虹的經營業績確實有明顯恢復,但仍然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不過,應收賬款高企問題并無明顯改善。今年6月末為136.76億元,占總資產的三分之一,較一季度末增加18.7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方雨虹股價跌入坑中之前,公司高管們進行了一波集體減持。2022年6-7月,楊浩成、向錦明、張穎、許利民、張志萍、王文萍等6名高管進行了減持。其中,副董事長許利民減持1000萬股,減持均價45.89元/股,套現約4.59億元。
重要高層集體減持,投資者對東方雨虹會有信心嗎?股價在坑里起不來,似乎并不冤。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