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 > 萬和證券保薦業務暫停三月高管被約談 五單IPO項目問題突出近兩成收入或受影響

萬和證券保薦業務暫停三月高管被約談 五單IPO項目問題突出近兩成收入或受影響

2023-10-23 09:33:53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注冊制時代從嚴監管下,又有券商的投行業務被重罰。

日前,證監會發布對萬和證券的處罰決定,因存在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控監督缺失以及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近三年未開展投行條線廉潔從業合規檢查等兩大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萬和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暫停萬和證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三個月。

與此同時,萬和證券的總經理、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內核部門負責人等三名高管被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此份罰單中,證監會直指萬和證券在潤科生物等五個IPO項目中存在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等問題,而這五單IPO項目均在2021年先后撤單。其中,真美股份撤單七個月后,被深交所通報批評,作為保薦機構的萬和證券以及保薦代表人、簽字會計師分別被通報批評和書面警示。

被暫停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在證券行業被視為對投行業務的“頂格處罰”,特別是此次萬和證券被暫停業務三個月時間,這對其投行業務開展的影響不言而喻。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萬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同比增長461.7%;凈利潤6819.5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其中,因保薦仁信新材IPO項目成功發行,萬和證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6432.11萬元,同比增長246.68%,占當期收入的比例為18.83%。

投行業務被頂格處罰

10月20日,證監會發布對萬和證券的處罰決定。經查,證監會發現萬和證券存在兩大違規行為,一是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控監督缺失,整體內控建設和規范性水平較低。存在內控組織架構不健全、內控部門履職不到位、未按規定建設使用工作底稿電子化系統、未嚴格落實收入遞延支付機制、“三道防線”關鍵節點把關失效等問題,在潤科生物、樂的美、真美股份、佳奇科技、華南裝飾等項目中,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但質控、內核未予以充分關注;二是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近三年未開展投行條線廉潔從業合規檢查,部分崗位人員出現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情況。

按照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萬和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指出萬和證券應嚴格按照內部問責制度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并向海南證監局提交書面問責報告。

更為嚴重的是,證監會還決定在2023年10月16日至2024年1月15日期間,暫停萬和證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

被暫停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在證券行業被視為對投行業務的“頂格處罰”,特別是此次萬和證券被暫停業務三個月時間,這對于公司投行業務開展的影響不言而喻。

除了公司被處罰之外,同日證監會發布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基于上述違規問題,證監會認為楊祺作為萬和證券總經理及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時任質控部門負責人,高名柱作為內核部門負責人,陳慎思作為投行二部部門負責人,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證監會決定對上述三人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五單問題項目撤單后仍被點名

事實上,2023年9月,證監會就曾通報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并特別針對“帶病申報”“一查就撤”以及執業質量存在嚴重缺陷等典型問題,證監會重點圍繞券商投行內控制度是否健全、運行是否有效、人員及保障是否到位等開展常態化檢查。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對于萬和證券的罰單中,證監會所提及的潤科生物、樂的美、真美股份、佳奇科技、華南裝飾等5個IPO項目均已撤單。

具體而言,潤科生物、樂的美、真美股份的創業板IPO申請分別在2020年9月至12月期間獲得受理,2021年5月、6月和8月,三家公司相繼主動撤回申請。而佳奇科技在2020年10月通過了上市委審議,但2021年10月,由于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且逾期達三個月未更新,根據規定證監會決定終止對佳奇科技發行注冊程序。華南裝飾則在2021年12月的發審委會議中,首發申請未能獲得通過。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失敗的IPO項目中,真美股份還曾被深交所通報批評。2022年3月,IPO撤單近七個月后,真美股份因在發行上市申請過程中存在未在招股說明書和審核問詢回復中如實披露生產成本相關事項、未充分披露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缺陷相關風險、未如實披露實際控制人與施工方的資金往來3項違規行為被深交所通報批評。

不僅如此,因對真美股份上述違規行為核查不到位、未審慎核查以及對真美股份現金收款銷售收入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真美股份上市項目保薦代表人、萬和證券及簽字會計師分別被通報批評和書面警示。

資料顯示,萬和證券最早成立于2002年,2016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深業集團分別持有萬和證券53.09%、24%、7.58%股權,公司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

2023年上半年,萬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同比增長461.7%;凈利潤6819.5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為-1.36億元。

按業務條線劃分,2023年上半年,萬和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收入6432.11萬元,同比增長246.68%,占當期收入的比例為18.83%,萬和證券稱主要是仁信新材IPO項目成功發行,帶動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其他業務中,經紀業務、信用交易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自營投資業務上半年收入分別為6679.12萬元、8300.88萬元、434.88萬元、1.69億元,同比增長-5.24%、1.14%、51.43%、385.36%。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略合作伙伴
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放-日韩精品国语日韩-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l